从鲁峰教授团队的脂肪干细胞胶2016年7月首次亮相国际知名整形外科杂志《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已经过去快2年了。不论是在各大学术会议上,还是在脂肪干细胞胶学习班,相信有很多人已经听过脂肪干细胞胶相关应用的介绍。最近,脂肪干细胞胶的临床应用文章在《Dermatology Surgery》5月刊上发表,题名为:Adipose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Gel Grafting: A New Method for Tissue Volumization and Rejuvenation。今天的内容就来跟随这篇文章系统回顾一下脂肪干细胞胶SVF-gel的临床应用。
文章纳入了从2015年-2017年共204名施行脂肪移植的患者,其中进行脂肪干细胞胶移植者126人,传统科曼脂肪移植者78人,主要的目的是以传统脂肪移植作为参照,对比评估脂肪干细胞胶移植后的容量填充和面部年轻化效果,属于单中心、回顾性的临床研究。


脂肪干细胞胶制备流程,相信很多医生已经很熟悉了。
脂肪干细胞胶的临床应用领域还是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脂肪干细胞胶是对抽吸出来的脂肪组织的破坏再浓缩,里面富集大量的脂肪干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它移植后的保留率更高,同时它的颗粒更细小,可以通过27G细针进行注射。脂肪干细胞胶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填补传统脂肪存活率不高和难以细针注射、进行精细移植的缺憾,另外高浓度的脂肪干细胞富集、无胶原酶加入也让脂肪干细胞胶能在干细胞疗法方面施展拳脚。
20ml脂肪经过机械力破坏,浓缩为2ml脂肪干细胞胶,去除了脂肪中90以上的油脂

普通脂肪存活率低的部位,比如下巴。传统的脂肪移植很难对下颌短缩进行有效的容量补充和改善,脂肪干细胞胶的存活率高,在下颌能够起到良好的补充和改善。
一次注射10ml脂肪干细胞胶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效果


需要细针注射的部位包括静态性的皱纹,比如颈纹。脂肪干细胞胶课题通过细针进行真皮内注射,有效改善静态性皱纹,可能的机制是对真皮胶原的直接补充、脂肪干细胞及干细胞分泌的多种生长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实现皮肤年轻化改变。
有明显颈纹的患者,脂肪干细胞胶治疗3个月后可以看到颈纹明显改善,近乎消失
另一个需要精细注射的部位就是眶周。传统脂肪颗粒大,眼周皮肤薄,脂肪注射容易成团,导致外观凹凸不平。而且眼周对容量非常敏感,良好的眶周年轻化需要精确的容量补充才能实现。脂肪干细胞胶的高保留率和细小颗粒,都是眶周应用的不二选择。
一位有严重泪沟和黑眼圈的患者,进行了2ml每侧的脂肪干细胞胶注射,可以看到泪沟得到了良好的纠正,黑眼圈的改善非常明显。
有的医生在问,脂肪胶能不能做容量填充?来源于脂肪,作为自身组织填充物,脂肪胶必须可以做容量填充。下图展示的是一例做了全面部脂肪胶移植的患者。脂肪胶做容量填充的优点,去除大量油脂后炎症刺激小,术后肿胀少,而且脂肪胶存活率高,不需要像脂肪那样过量填充,患者的术后恢复期明显缩短。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脂肪进行制备。

全面部脂肪胶移植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2月的效果
根据我们对于脂肪移植的理解和临床经验,高密度脂肪是离心后最底层的科曼脂肪,含有丰富的血管外基质片段,移植后存活率也优于中、低脂肪,完全可以满足容量填充的需求,我们也更建议在临床上进行高密度脂肪和脂肪胶(低密度脂肪浓缩为脂肪干细胞胶)联合移植,达到脂肪组织更高的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展示了一例从患者眶周取出的移植后脂肪胶,组织染色显示,移植后的脂肪胶外面仅有一层很薄的包膜,包膜内是完整的脂肪组织。这说明注射进眶周的脂肪干细胞胶,移植入体内后完全变成了正常脂肪组织,组织结构非常良好。
在患者满意度评分中,脂肪干细胞胶比传统脂肪移植显著提升。接近8成的患者对脂肪干细胞胶术后的效果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而传统的脂肪移植仅有5成。脂肪胶移植术后二次手术率下降为10.9%,而普通脂肪移植术后有32%的人需要再次手术。
科学研究要越深入越好,而临床应用却要求尽量简化所有流程。我们在似乎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上持续努力着——在临床不断简化和标准化流程,尝试不同的应用方向,比如文章中没有展示的脂肪干细胞胶隆鼻的应用效果;同时在实验室不断探究脂肪干细胞胶的存活、冻存后移植的机制以及其他可能。
脂肪干细胞胶在面部容量填充和面部年轻化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和难以替代性,脂肪移植的未来必将有脂肪干细胞胶的参与。